PCB产业链10月底进入年底备货节奏,部分大公司基本接近满产状态,在供给有所压缩而需求出现环比改善的情况下,供需出现了短期错配,上游原材料相继开始涨价。无论是上游PCB原材料(铜箔、玻纤布、树脂)、中游覆铜板,还是中下游PCB板均有不俗反弹。机构认为,从产业链动态变化情况来看,产业链修复仍需时日,但加速见底后将会迎来本质性修复。
从供给端看,PCB上游原材料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直面临降价压力,其中LME铜价年度变化-15%,国内35um铜箔年初至11月30日价格下降23%、加工费下降-50%。特别是在电子产业传统旺季的第三季度经营压力不减反升的时候,产业链开始对未来需求的预期变得更加悲观,悲观的预期会导致有效产能减少(尾部厂商被出清、产能主动压缩10%40%不等)。
从需求端来看,虽然前三季度较为疲弱,但10月底各个终端进入年底备货节奏,产业链各环节稼动率均有所改善,11月各大厂商稼动率已经普遍回到80%-90%,部分大公司基本接近满产状态。
在供给有所压缩而需求出现环比改善的情况下,供需出现了短期错配,上游原材料相继开始涨价。铜箔价格从10月底的年内最低点至11月底已经出现两次反弹,合计反弹幅度达到11.85%。从PCB产业链上全球海内外主要厂商的月度涨跌幅可以看到,无论是上游PCB原材料(铜箔、玻纤布、树脂)、中游覆铜板,还是中下游PCB板,整个产业链在经历了全年的低迷表现后,股价在11月均有不俗反弹。
业内人士表示,车用PCB厂商近期接单大幅转强,主要在于目前PCB厂受到IT、通讯产业强劲需求带动,高阶制程产能吃紧。另有行业人士表示,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品的PCB订单需求增量很大,其订单交付从原本的半月期已延长至一个半月,部分订单排至第二季度。